夏至過后濕氣會越來越多,如果不及時的祛濕那么身體就會出現問題。這該如何是好呢?夏至吃什么好呢?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夏至養生食譜。 1.蝦仁炒絲瓜 絲瓜100克、蝦200克、食用油20毫升、鹽2克、料酒少許、生抽少許、水淀粉適量、姜絲適量、蒜片適量。 做法:將絲瓜清洗干凈并去皮,切成滾刀塊,同時將蝦去頭去殼,并剝出蝦仁。然后將蝦仁放入碗中,倒入5毫升的料酒以及水淀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。炒鍋置火上燒熱,倒入油10毫升,待油溫燒至七成熱時,放入蝦仁翻炒至蝦肉變紅,撈出待用。將炒鍋再次置于火上燒熱,倒入剩余的油,放入鮮姜絲和大蒜片大火爆香,加入絲瓜塊翻炒片刻,放入蝦仁,調入適量的料酒、生抽、鹽、水淀粉,拌炒均勻即可。
小滿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,夏季的第二個節氣。小滿時節,氣溫明顯增高,雨水也逐漸增多,小滿時節的氣候較為潮濕,所以適宜食用一些祛濕類的食物。適宜清爽清淡的食物為主,常吃具有清利濕熱、養陰作用的食物,如赤小豆、薏仁、綠豆、冬瓜、黃瓜、黃花菜、水芹、黑木耳、西紅柿、山藥、鯽魚、草魚、鴨肉等。下面介紹幾款適合小滿節氣的食譜,您不妨閑暇之余親自下廚,享受美味的同時,更促進了家人身體更健康。
立夏是夏季的開始。夏季暑濕之毒會影響人體健康,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,除煩解暑,清熱瀉火,排毒通便。夏季氣溫高,人體丟失的水分多,必須及時補充。
谷雨后氣溫升高,但雨水增多,潮濕溫暖的環境也容易滋生細菌,谷雨時節我們盡量清淡飲食,不吃燥熱食物。要注意多吃一些平肝祛火的食物,如:黃豆、海帶、香蕉、檸檬、草莓等,另外還要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,如:白蘿卜、番茄、黃豆芽、油菜、茼蒿、芹菜等。
清明節,處在仲春和暮春之交,又有”踏青節“之稱。這期間,各地氣溫逐漸升高,屬于這個時期的時令蔬菜也進入了快速生長的時期,很快這些蔬菜就過季了。
春分跟立春一樣,都要升發陽氣、疏泄肝臟,但由于春分后天氣變得更潮濕,亦開始轉熱,因此也應著重健脾去濕,同時飲食宜以清淡為主。
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“驚蟄”,又叫“啟蟄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,“驚蟄,二月節。《夏小正》曰:正月啟蟄,言發蟄也。
春天是各種慢性胃炎、胃潰瘍高發季節。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,首推山藥,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。山藥有“白色山藥勝人參”的說法,中醫認為其有補脾肺腎、益氣養陰的功效。
掃一掃,關注好三農公眾號
|
福州好三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:0591-22228682 營銷中心總監 黃經理:18850481259 行政中心總裁 黃欲超:18029686868 |
網址:www.01j71.cn 郵箱:hsn20140418@163.com 3025470300@ qq.com 地址:福州市南通鎮商貿大道16號倪世數字家居生活廣場一層A33 備案號:閩ICP備18004747號-4 |